一、加强设施设备维修改造,确保机关大院正常运转。一是加强设施维修改造。对假山4个漏水的保安室屋顶和17楼消防设备间进行了防水处理;对市级领导办公室进行了隔断、装饰;对医务室进行扩建、装修;对会务中心女生宿舍进行隔断、铺设地砖、加装衣物柜等改造;对2、3号楼3、4层4个卫生间的上水管道进行了更换;对院落围墙200根锈蚀断裂护栏进行了更换。二是加强设备维护更换。对直燃机泄漏烟管进行焊接维修,对原市委、市政府锅炉进行检修;联系直燃机厂家、清洗单位对直燃机机组高温发生器进行了更换、维修,对4台冷冻循环泵拆洗、更换电机轴承;对行政中心2、3号楼加装了12台擦鞋机;对2楼各会议室噪声大的空调电机进行了调试、更换轴承、加装变频器;配合供电部门对行政中心高压配电主电缆短路故障进行了抢修,对高压线路调整相序以及电缆沟盖板进行恢复;对所有办公楼房间、各楼层空调风机盘管、过滤器进行了清洗,对空调直燃机更换了烟管、加装了过滤器、疏通了吸收器堵塞铜管。 二、加强环境卫生治理,营造干净舒适环境。一是开展了净化整治。清洗了行政中心1号楼2楼前后大厅、16楼屋顶玻璃幕墙、会议中心走廊、观光电梯;除锈防护了墙面石材和900平方米的院落石材;粉刷了楼内1500平米有污渍的墙面。二是开展了美化整治。修补了行政中心、人民广场地面石材200平米,更换了下水井盖20块,维修了停车场地面40平米,重铺了东西两侧人行道地面砖50平米;更换了地库入口墙砖90块,楼宇破损石材25块,2号、3号会议室破损墙面石材;粉刷了1号楼天井两侧墙面,更了换楼内破损的矿棉板,制作安装了开水间管道井门6扇。三是开展了绿化整治。协调绿化一处对行政中心院落及人民广场的草坪、树木进行了修整,对院落、广场国旗台坏死草皮及时补种,及时清扫草皮上的落叶和垃圾,确保院内绿化干净整洁;及时养护、更换楼内公共区域花卉,截至目前更换花卉500余盆。四是开展了亮化整治。为人民广场安装草坪灯200套,节能灯1000个。 三、加强公共安全整治,维护安全稳定局面。成立了银川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7个,进一步提高了行政中心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规范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程序。利用十一长假,对行政中心消防地埋管道进行了更换,解决了消防管道无水的问题。为安保人员配备了电动车,有效提高了执勤能力,规范了院内车辆乱停乱放。 四、开展目标创建,着力推进机关服务精细化。物业管理以打造“优美环境”为目标,狠抓行政中心、人民广场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作,强化设施设备日常巡查力度,做好设施设备维护、更换工作,及时有效提供供电、供水、供暖、卫生保洁等服务。截至目前,开展各类设施设备专项检查42次,共维修设备故障900多起,维修率达到99%,各类设施设备完好率和正常运转率均达到100%,有力地确保了行政中心正常运转。生活服务以打造“优质服务”为目标,狠抓供餐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努力做好4200余人的就餐工作。严格执行原材料采购、使用和卫生监督检查等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开展了机关餐厅食品安全卫生专项自查4次,配合市食品卫生管理局检查3次。邀请专业老师对餐厅150余名服务人员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专业化培训,增强了服务技能水平。积极组织研发小组开展了粗粮细做、南菜北做的研讨、搭配、调试,丰富就餐种类。会议服务以打造“星级服务”为目标,狠抓会议系统维护和服务人员培训、考核,进一步规范了会议服务流程。截至目前,开展各类技能、礼仪培训121场次;会议系统设备检查40余次;卫生检查60余次,共接待会议2000余场,为市委扩大会、市人大政协“两会”提供了高质量的会务服务。安保工作以打造“平安单位”为目标,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联合信访、武警、公安深入开展“共建共管共保目标安全”活动,加强沟通协作,强化责任落实,截至目前没有发生任何刑事治安案件、火灾事故和安全责任事故,有效维护了行政中心的公共秩序。组织换发了2014年市、县部门单位车辆通行证3947张,会同有关部门处置各类上访事件120次,3082人次。车辆管理以打造“安全行车”为目标,积极开展了“安全、服务、爱车”主题活动,截至目前为市领导集体公务活动安全出车145次,安全行驶5万多公里,实现了全年安全行车零事故。 五、落实“八项规定”,着力打造节约型机关 1、积极指导、督查,确保全市办公用房清理腾退工作扎实推进。一是领导重视、精心部署。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编办、发改委、监察局、建设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审计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机管局负责清理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二是行动迅速、措施得力。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了办公用房清查摸底、建立台账,并通过主要领导办公用房以大换小,做隔断,一般干部合并办公等方式,进行了合理、有效地整改指导。三是加强监督,效果明显。4月底联合市纪委成立四个督查组,对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贺兰县、灵武市四套班子及部门和18家市级单位、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3000多平米办公用房清理工作进行了督查,对清理腾退不彻底的单位,限期整改。并于2月、6月先后接受了自治区督查组对银川市办公用房清理腾退工作的两次督查。针对我市部分厅级领导干部办公用房超标的问题,及时拿出了清退、改造整改方案。市直各部门共清理腾退出办公用房面积为12679.69㎡,银川市所辖六个县市区共清理腾退出办公用房面积为31395㎡,使我市办公用房情况全部符合规定,确保了全市办公用房清理腾退工作的落实,工作得到了自治区督查组的高度肯定。 2、强化学习宣传,注重节能技改。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研究制定了《银川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厉行节俭反对浪费规定》,对全局各处室,包括服务单位及人员涉及节约事项的方面进行了细化要求和责任追究,强化了干部职工的节约意识,明确了违反规定的责任后果。二是强化学习宣传。围绕“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主题,通过开展光明广场、行政中心节能宣传行动,节能成果展,专题讲座,能源紧缺体验日等活动,深入全市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开展了节能宣传活动。全市公共机构面向社会共投入展板97块,悬挂横幅64条,发放节能宣传彩页16000余张,节能法律法规600余份,各种宣传画600余张,发放环保购物袋等节能产品36300个。通过在机关餐厅开展废旧物品置换太阳能计算器、手动风扇等节能环保产品活动,引导干部职工低碳工作、绿色生活。今年首次将公共机构节能相关知识纳入全市干部职工网络学习教育任务和绩效考核中,在丰富干部职工节能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节能意识。三是加强勤俭节约。组织调音师维修话筒、投影机、音视频线路故障37余起,节约资金6万余元。组织服务人员修理会议桌50余张,椅子200余把,节约资金3万余元。严格控制公车使用、维修、保养、耗油的费用支出,严格执行周末封存公务车辆制度,严禁公车私用。截止目前,公务用车费用支出同比下降23.1 %。通过在机关餐厅石柱悬挂、餐桌摆放文明用餐、厉行节俭宣传标语,提供剩菜打包服务等形式,深入开展了“文明餐桌”、“光盘行动”活动。同时对破损的物业耗材、固定资产采用维修后再使用,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四是注重节能改造。对行政中心2、3号会议室外墙实施保温改造工程,在确保会议室冬季取暖的同时减少了大型空调使用频率,降低耗电量。同时通过更换直燃机烟管、加装过滤器、疏通吸收器堵塞铜管,清洗办公楼空调风机盘管、过滤器等方式,提高了直燃机和空调系统的供热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