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办开展的主要业务工作: (一)湿地宣传及培训工作 利用“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植树节”、“爱鸟周”、“环境日”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制作展板、条幅、宣传页等材料,在广场、街头宣传湿地保护。制作《银川湿地》宣传册1000份,内容包括银川湿地概况、银川各国家级湿地公园、重点湿地简介、生物多样性展示、人居环境环境展示等。 继续做好“银川湿地网”、银川湿地政务微博以及信息报送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园林局对于信息报送的考核要求。 开展了“鸟语花香 共享生态文明”爱鸟周活动,300余名学生参观了湿地科普文化中心、鸟类图片展览,亲身走入湿地,观鸟观景。通过诗朗诵、鸟类涂鸦、宣读倡议书等形式呼吁全社会掀起爱鸟护鸟的热潮。春季鸟类回迁期间,在阅海国家湿地公园开展“爱鸟护鸟 保护家园”公益活动,100多位市民自发参加,自带鸟食为回迁鸟类投放,活动带动更多的市民参与爱鸟护鸟认鸟的行列,营造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氛围。 依托湿地项目平台,组织全市湿地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达110人次,提高了服务湿地的能力和业务水平。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做好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二)加强湿地保护,依法管理湿地 积极配合市人大、政协等部门对湿地进行调研,于2014年8月27日银川市第十四届人代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鸣翠湖等31处湖泊湿地保护的决定》,这部湿地保护法规为银川市湿地保护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其意义非常重大。5月份,银川市政协委员视察宝湖、七子连湖和鸣翠湖等湖泊湿地保护管理情况,对宝湖湿地公园湖岸及水面杂草丛生等问题进行了整改。办理了兴庆区掌政镇官湖、清水湖填湖及倾倒垃圾等2起违法事件。 (三)加强湿地野生动物保护 做好湿地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实行日、周报告制度。全年银川市湿地野生鸟类无重大疫情发生。 为维持湿地生物多样性资源可持续发展,我办取得市农牧局支持,在银川市黄河湿地公园、海宝公园、宝湖公园等7家重点湖泊湿地开展增殖放流工作,共计投放鱼苗约2.2万公斤。 开展冬季鸟类投食工作,制定投食方案,筹集资金购买玉米、谷物等鸟食1万多公斤,对全市16家责任单位,110处投食点进行投放,确保冬季野生鸟类在我市安全越冬。 充分发挥银川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作用,组织技术人员不定期到各湿地观测鸟类动态变化情况,及时掌握野生动物种群变化,并进行有效保护和宣传。今年11月在黄沙古渡国家湿地公园首次观测到6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种群,在历年记录中是最多的一次,说明我市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四)完成项目建设情况 1.湿地保护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 组织阅海、鸣翠湖、黄沙古渡、鹤泉湖等四家国家湿地公园申报2014年中央财政湿地保护补助资金项目;完成了2014年国家湿地保护补助资金兴庆区、金凤区湿地保护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完成银川市国家湿地公园及自治区湿地公园《国家退田还湿规划》项目前期调查工作;编制完成银川黄河湿地公园湿地生态补偿试点项目的方案;完成《宁夏鹤泉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申请国家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444万元,项目已于2014年11月由自治区发改委、林业厅批准实施。 积极争取宁夏黄河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项目,由国家林业部科技司及相关专家进行初审,已获得通过。该站的建设将完善我国黄河流域、北方生态脆弱地区的湿地生态系统检测体系,能够提升银川湿地生态研究水平,对维护本地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实现湿地资源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与银川市气象局合作,在鸣翠湖、宝湖、阅海、西夏风情园四处湿地建设小型湿地自动气象站,对湿地周边大气要素及湿地生态观测进行实时监测分析,为银川市湖泊气候监测研究及评价积累关键数据,为研究湖泊湿地变化的气候影响效应提供技术支撑。目前,湿地自动气象站点的建设已全部实施完成。 2014年是亚行贷款银川湿地项目建设的最后一年,按照上级部门的年度投资计划的批复文件,亚行贷款银川湿地保护项目主要实施内容为鸣翠湖北湖清淤及湿地科普教育馆周边排污管道铺设,采购了湿地生态监测、野外调查及科普教育等设备。截止目前,累计完成投资68%,同时做好资料整理等工作。 全部完成唐五期管理配套用房和温棚的建设任务,现已投入使用。 2.银川市湿地保护科研项目 依托林勘院、宁夏大学、专家对全市湿地资源进行综合普查。对银川市辖区范围内鸟类、湿地水生植物、湿地面积类型进行调查,摸清了湿地面积、类型、分布及动态变化。掌握了湿地保护利用现状,编制了银川市湿地资源(面积类型)普查报告、银川市湿地植物普查报告及分布图,为银川湿地保护及湿地鸟类提供基础数据,已提交科研成果。制作湿地植物标本200盒,在出版了《银川的鸟》基础上,争取尽早出版《银川地区野生鸟类识别手册》。 完成自治区发改委西部办项目— “银川市重点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规划研究”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将为今后银川市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开展自治区林业厅科技处项目“银川市水生植物引种与栽培示范研究”课题。目前,已完成遴选试验地点、种源调查、引进适宜品种和栽植等试验内容,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